籃球規則解釋 第29/50條 24秒鐘
29/50-1 陳述:
當一次投籃嘗試臨近進攻時間周期結束,并且球在空中時進攻計時鐘信號響起,如果球未觸及籃圈,一次違例已發生,除非對方隊員立即和清楚地獲得了控制球。裁判員應該判由對方隊員在離停止比賽最近的界外地點擲球入界,正好在籃板后面的地方除外。
29/50-2 舉例:
A1的投籃的球在空中時進攻計時鐘信號響起。球觸及籃板然后滾落在比賽場地上,B1觸及了球,隨后A2也觸及了球,球最后被B2控制。
解釋:
A隊進攻時間違例。A1投籃的球沒有觸及籃圈,并且球沒有立即和清晰地被B隊所控制。
29/50-3 舉例:
A1投籃的球觸及籃板,但是沒有觸及籃圈。在搶籃板球中球被B1觸及但未被控制,此后,A2獲得控制球。在此時進攻計時鐘信號響起。
解釋:
A隊進攻時間違例?!井斖痘@的球沒有觸及籃圈并且球再被A隊隊員所控制的時候,24秒計時鐘繼續走動?!?/span>
29/50-4 舉例:
在進攻時間周期即將結束時,A1做投籃動作。球被B1合法地封蓋,接著進攻計時鐘信號響起,在信號響后B1對A1犯規。
解釋:
A隊進攻時間違例。B1對A1的犯規將被忽略,除非是技術犯規、違反體育運動精神的犯規或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
29/50-5 舉例:
A1投籃的球在空中時,進攻計時鐘信號響起。球沒有觸及籃圈,之后隨即宣判了A2和B2之間的一次爭球。
解釋:
A隊進攻時間違例。B隊沒有立即和清晰地獲得控制球。
29/50-6 舉例:
A1投籃出手,當球在空中時, 進攻計時鐘信號響起。球沒有觸及籃圈,隨后球被B1觸及,并使球出界。
解釋:
A隊進攻時間違例。因為B隊沒有清晰地控制住球。
29/50-7 陳述:
如果在某種情況中進攻計時鐘信號響起,依據裁判員的判斷,對方隊立即和清晰地獲得控制球,信號應被忽略并且比賽繼續。
29/50-8 舉例:
臨近進攻時間周期結束,A2沒有接到來自A1的傳球(兩名隊員都在他們的前場),然后球滾進A隊的后場。在B1獲得控制球并有一個面向球籃的自由路徑之前,進攻計時鐘信號響起。
解釋:
如果B1立即并清晰地控制球,信號應被忽略并且比賽繼續。
29/50-9 陳述:
如果原控制球隊被判給交替擁有的擲球入界,該隊應只剩在跳球情況發生時進攻計時鐘剩余的時間。
29/50-10 舉例:
A隊在他的前場控制球,進攻計時鐘還剩10秒,此時發生一起爭球。一次交替擁有擲球入界球權判給:
(a) A隊。
(b) B隊。
解釋:
(a) A隊應擁有10秒進攻時間。
(b) B隊應擁有24秒進攻時間。
29/50-11 舉例:
A隊在他的前場控制球,進攻計時鐘還剩10秒,此時球出界。裁判員對于A1還是B1在球出界前最后觸及球意見不一致。宣判一起跳球情況,交替擁有球擲球入界球權判給:
(a) A隊。
(b) B隊。
解釋:
(a) A隊應擁有10秒進攻時間。
(b) B隊應擁有24秒進攻時間。
29/50-12 陳述:
如果比賽因為非控制球隊的犯規或違例(不因為球出界)被裁判員中斷,球權判給先前在前場控制球的同一隊,進攻計時鐘應按如下復位:
· 如果在比賽被中斷的時刻,進攻計時鐘顯示還剩14秒或者多于14秒,進攻計時鐘不應復位,但應在時間停止處連續計算。
· 如果在比賽被中斷的時刻,進攻計時鐘顯示還剩13秒或者少于13秒,進攻計時鐘應顯示14秒。
29/50-13 舉例:
B1在A隊的前場使球出界違例。進攻計時鐘顯示8秒鐘。
解釋:
A隊應擁有8秒進攻時間。
29/50-14 舉例:
A1在他的前場運球并被B1犯規。這是B隊該節的第2次犯規。進攻計時鐘顯示3秒鐘。
解釋:
A隊應擁有14秒進攻時間。
29/50-15 舉例:
A隊在前場控制球,進攻計時鐘還剩4秒,此時:
(a) A1,或
(b) B1
受傷,裁判員中斷比賽。
解釋:
A隊應擁有:
(a) 4秒,
(b) 14秒,
進攻時間。
29/50-16 舉例:
A1投籃出手。此時球在空中,A2和B2被宣判一起罰則相同的雙方犯規,進攻計時鐘還剩6秒。球沒有觸及籃圈。交替擁有箭頭指示下一次球權屬于A隊。
解釋:
A隊應只有進攻計時鐘上顯示的6秒。
29/50-17 舉例:
A1正在運球,進攻計時鐘還剩5秒,此時宣判B1技術犯規,接著宣判A隊教練員技術犯規。
解釋:
在罰則相互抵消之后,比賽應由A隊擲球入界繼續開始,進攻計時鐘還剩5秒。
29/50-18 舉例:
進攻計時鐘還剩:
(a) 16秒。
(b) 12秒。
A1傳球給位于A隊前場的A2,此時B1在他的后場故意用腳踢球或者用拳擊球。
解釋:
兩種情況下,B1均違例。應由A隊在前場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進攻計時鐘顯示:
(a) 16秒。
(b) 14秒。
29/50-19 舉例:
在第3節A1的擲球入界中,B1在他的后場伸出胳膊越過界線攔截A1的傳球,此時進攻計時鐘還剩:
(a) 19秒.
(b) 11秒。
解釋:
兩種情況下,B1均違例。應由A隊在前場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進攻計時鐘顯示:
(a) 19秒。
(b) 14秒。
29/50-20 舉例:
A1在他的前場運球,此時B2對A2違反體育道德犯規,進攻計時鐘還剩6秒。
解釋:
不管罰球命中與否,A隊都應在其前場的擲球入界線處擲球入界。A隊應擁有14秒進攻時間。
這個相同的解釋對于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也適用。
29/50-21 陳述:
如果比賽因為與任一隊都無關的合理的原因被裁判員中斷,根據裁判員的判斷,如果置對方隊于不利,進攻計時鐘應從被中斷處連續計算。
29/50-22 舉例:
第4節比賽計時鐘還剩0:25,比分A 72-B 72,A隊在他的前場獲得控制球并且運球達20秒,此時比賽被裁判員中斷,因為:
(a) 比賽計時鐘或者進攻計時鐘未能運行或開啟。
(b) 一個瓶子被扔到了比賽場上。
(c) 進攻計時鐘被錯誤的復位。
解釋:
在所有情況中,應由A隊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進攻計時鐘還剩4秒。如果進攻計時鐘復位至14秒重新開始比賽,則B隊將會被置于不利。
29/50-23 舉例:
在A1投籃之后,球從籃圈彈起并被A2控制住。9秒之后,進攻計時鐘誤響。裁判員中斷比賽。
解釋:
如果這是一起進攻時間違例,A隊將會被置于不利。在與技術代表(如到場)和進攻計時員磋商之后,裁判員判由A隊擲球入界繼續比賽,進攻計時鐘還剩5秒。
29/50-24 舉例:
當進攻計時鐘還剩下4秒鐘時,A1試圖投籃。球沒有觸及籃圈,但是進攻計時員錯誤地復位了進攻計時鐘。A2獲得籃板球,在一段時間后,A3投籃得分。在此時,裁判員發現了這一情況。
解釋:
裁判員與技術代表(如到場)商議后應確認:A1投籃的球沒有觸及籃圈。如果是這樣的,他們應決定:如果進攻計時鐘沒有復位,在進攻計時鐘響起前,A3投籃的球是否出手。如果是,中籃應有效;如果不是,進攻時間違例發生,A3的得分無效。
29/50-25 陳述:
在一次違反體育運動精神的犯規或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后的擲球入界總是在球隊前場擲球入界線處執行。進攻計時鐘應顯示14秒。
29/50-26 舉例:
在第4節比賽計時鐘上還剩1:12,A1運球進入前場,B1被判對A1違反體育運動精神的犯規,進攻計時鐘上顯示6秒。在A1第1次罰球后,A隊或B隊主教練請求一次暫停。
解釋:
應由A1執行第2次不占位罰球。暫停后,應由A隊在其前場擲球入界出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進攻計時鐘應顯示14秒。
29/50-27 陳述:
當投籃球已出手,隨即宣判了一起防守隊員在其后場的犯規,進攻計時鐘應顯示14秒。
29/50-28 舉例:
進攻計時鐘還剩17秒時A1投籃出手。當球在空中時,B2被判對A2犯規,而這是B隊該節的第2次全隊犯規。球隨即:
(a) 進入球籃。
(b) 從籃圈反彈但是沒有進入球籃。.
(c) 沒有觸及籃圈。
解釋:
(a) A1投籃計得分。
所有情況中,應由A隊在最靠近犯規發生的地點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進攻計時鐘顯示14秒。
29/50-29 舉例:
進攻計時鐘還剩10秒時,A1出手投籃,球在空中時,B2被判對A2犯規。這是B隊該節的第2次全隊犯規。球:
(a) 進入球籃。
(b) 觸及球籃但是沒有進入球籃。
(c)沒有觸及籃圈。
解釋:
(a) A1投籃記得分。
所有的情況中,應由A隊在最靠近犯規發生的地點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進攻計時鐘顯示14秒。
29/50-30 舉例:
A1出手投籃,球在空中時進攻計時鐘響起,隨后B2被判對A2犯規。這是B隊該節的第2次全隊犯規。球:
(a) 進入球籃。
(b) 從籃圈反彈但是沒有進入球籃。
(c)沒有觸及籃圈。
解釋:
(a) A1投籃記得分。
所有情況下,沒有發生進攻時間違例。應由A隊在最靠近犯規發生的地點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進攻計時鐘顯示14秒。
29/50-31 舉例:
進攻計時鐘還剩10秒時,A1出手投籃,球在空中時,B2被判對A2犯規。這是B隊該節的第5次全隊犯規。球:
(a) 進入球籃。
(b) 觸及球籃但是沒有進入球籃。
(c)沒有觸及籃圈。
解釋:
(a) A1投籃記得分。
所有情況中,A2應執行2次罰球。
29/50-32 舉例:
A1出手投籃,球在空中時進攻計時鐘響起,B2被判對A2防守犯規。這是B隊該節的第5次全隊犯規。球:
(a) 進入球籃。
(b) 觸及球籃但是沒有進入球籃。
(c)沒有觸及籃圈。
解釋:
(a) A1投籃記得分。
所有情況中,沒有發生進攻時間違例。A2應執行2次罰球。
29/50-33 陳述:
在球因任何原因觸及對方的籃圈后,如果再次獲得控制球的球隊是球觸及籃圈前控制球的球隊,進攻計時鐘應顯示14秒。
29/50-34 舉例:
A1傳給A2的球被B2觸及后接觸了籃圈,隨后A3獲得控制球。
解釋:
A3在場上任意地點控制球的瞬間,進攻計時鐘應立即顯示14秒。
29/50-35 舉例:
A1嘗試一次投籃,進攻計時鐘還剩:
(a) 4秒。
(b) 20秒。
球觸及了籃圈,反彈后被A2控制。
解釋:
兩種情況中,當A2在場上任意地點獲得控制球的瞬間,進攻計時鐘都應立即顯示14秒。
29/50-36 舉例:
A1嘗試一次投籃,球觸及了籃圈,B1觸及球,隨后A2獲得控制球。
解釋:
當A2在場.上任意地點獲得控制球的瞬間,進攻計時鐘立即顯示14秒。
29/50-37 舉例:
A1嘗試一次投籃,球觸及了籃圈,B1觸及球,隨后球出界。
解釋:
由A隊在離球出界的最近地點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無論在哪里執行擲球入界,進攻計時鐘應顯示14秒。
29/50-38 舉例:
在進攻計時鐘還剩4秒時,A1試圖通過將球擲向籃圈來復位進攻計時鐘。球觸及了籃圈后,B1觸及球,隨后球在A隊后場出界。.
解釋:
由A隊在其后場離球出界的最近地點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進攻計時鐘應顯示14秒。
29/50-39 舉例:
A1嘗試投籃,球觸及了籃圈。A2拍擊球后A3獲得控制球。
解釋:
無論A3在球場的任何地方控制球的瞬間,進攻計時鐘應顯示14秒。
29/50-40 舉例:
A1嘗試投籃,球觸及籃圈。在爭搶籃板球時B2對A2犯規。這是B .隊本節第3次全隊犯規。
解釋:
由A隊在離犯規發生的最近地點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進攻計時鐘應顯示14秒。
29/50-41 舉例:
A1嘗試投籃。球進入籃圈時B2對A2犯規,這是B隊該節第3次全隊犯規。.
解釋:
投中有效,由A隊在離犯規發生的最近地點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進攻計時鐘顯示14秒。
29/50-42 舉例:
A1嘗試投籃。球觸及了籃圈,爭搶籃板時,宣判了A2和B2的一次爭球。交替擁有箭頭指向A隊。
解釋:
由A隊在離發生爭球的最近地點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進攻計時鐘應顯示14秒。
29/50-43 舉例:
A1嘗試投籃。球夾在籃圈和籃板之間。交替擁有箭頭指向A隊的進攻方向。進攻計時鐘此時還剩8秒。
解釋:
由A隊在端線的籃板旁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進攻計時鐘應顯示14秒。
29/50-44 舉例:
A1在他的前場給A2傳球進行空中接力扣籃。A2未接住球,球觸及籃圈,隨后A3控制了球。
解釋:
A3控制球的瞬間,進攻計時鐘應顯示14秒。如果A3在其后場觸及球,這是一起球回后場違例。
29/50-45 舉例:
A1投籃,球從籃圈彈起。B1跳起在空中抓住球,然后落回比賽場地。A2將B1手.上的球拍走。A3現在拿住球。
解釋:
因為獲得控制球隊(B隊)不是球觸及籃圈前控制球的同一隊(A隊),所以A隊應擁有24秒進攻時間。
29/50-46 舉例:
A1在 進攻計時鐘還剩6秒時嘗試投籃。球觸及籃圈后反彈并被位于后場的A2控制球。A2被B1犯規。這是B隊該節的第3次全隊犯規。
解釋:
由A隊在后場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進攻計時鐘上顯示24秒。
29/50-47 陳述:
在比賽中,無論球隊在前場或后場獲得一個新的球權,該隊應擁有24秒進攻時間。
29/50-48 舉例:
當比賽計時鐘正在運行時,A1獲得新的球權,在該隊的:
(a)后場。
(b)前場。
解釋:
所有情況中,A隊應擁有24秒進攻時間。
29/50-49 舉例:
在B隊一次擲球入界之后,A1立即直接在比賽場上獲得新的球權,在他的:
(a)后場,
(b)前場。
解釋:
在兩種情況中,A隊都應擁有24秒進攻時間。
29/50-50 陳述:
裁判員因為控制球隊的一- 次犯規或者違例(包括球出界)停止比賽,如果球判給對方隊在其前場一次擲球入界,則該隊應擁有14秒進攻時間。
29/50-51 舉例:
A1在 他的后場傳球給同樣位于后場的A2。A2未能拿住球,球在其后場出界。.
解釋:
應判給B隊在其前場最靠近球出界的地方擲球入界,擁有14秒進攻時間。
29/50-52 陳述:
無論何時,當某隊在前場或后場獲得對一個活球的控制時,比賽計時鐘顯示的時間是14秒或更少,進攻計時鐘應該關閉。
29/50-53 舉例:
A隊獲得一個新的球權,此時比賽計時鐘還剩12秒。
解釋:
進攻計時鐘應關閉。
29/50-54 舉例:
比賽計時鐘還剩18秒且進攻計時鐘還剩3秒時,B1在他的后場故意踢球。
解釋:
應由A隊在其前場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比賽計時鐘還剩18秒,進攻計時鐘還剩14秒。
29/50-55 舉例:
比賽計時鐘還剩7秒且進攻計時鐘還剩3秒時,B1在他的后場故意踢球。
解釋:
應由A隊在其前場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比賽計時鐘還剩7秒,進攻計時鐘應關閉。
29/50-56 舉例:
比賽計時鐘還剩23秒時,A隊獲得一個新的控制球。比賽計時鐘還有19秒時A1嘗試投籃,球觸及籃圈隨后A2獲得籃板球。
解釋:
在A隊最初獲得控制球時,進攻計時鐘不應開啟。但是當A2重新獲得控制球的瞬間,因為比賽計時鐘上顯示多于14秒,進攻計時鐘應顯示14秒。
29/50-57 舉例:
第4節比賽計時鐘還剩58秒時,B1在A隊后場故意腳踢球或對A1犯規,這是B隊第4節的第3次全隊犯規。A隊進攻計時鐘.上還剩19秒,A隊被準予了暫停。
解釋:
A隊主教練可以決定在A隊前場擲球入界線處或該隊后場執行擲球入界。如果決定在前場擲球入界線處執行擲球入界,A隊應擁有14秒進攻時間。如果決定在后場執行擲球入界,A隊應擁24秒進攻時間。
29/50-58 舉例:
第4節比賽計時鐘還剩30秒時,A1在前場運球,B1將球拍到A隊的后場,此時A2在后場控制球。B2故意腳踢球或A2被B2犯規。這是B隊本節的第3次全隊犯規。A隊有8秒進攻時間。A隊被準予了暫停。
解釋:
A隊主教練應決定在A隊前場擲球入界線處或該隊后場執行擲球入界。如果決定在前場擲球入界線處執行擲球入界,A隊應擁有14秒進攻時間。如果決定在后場執行擲球入界,A隊應擁有24秒進攻時間。
29/50-59 舉例:
第4節比賽計時鐘還剩58秒時,A1在他的后場被B1犯規,A隊進攻計時鐘.上還有19秒。這是B隊本節的第3次全隊犯規。B隊被準予了暫停。
解釋:
應由A隊在后場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并且A隊擁有24秒進攻時間。
29/50-60 舉例:
第4節比賽計時鐘還剩30秒時,A1在他的后場運球,B1將球從A隊的后場拍出界,此時進攻計時鐘還剩19秒。A隊被準予了暫停。
解釋:
A隊主教練應決定在A隊前場擲球入界線處或該隊后場執行擲球入界。如果決定在前場擲球入界線處執行擲球入界,A隊應擁有14秒進攻時間。如果決定在后場執行擲球入界,A隊應擁19秒進攻時間。
29/50-61 舉例:
第4節比賽計時鐘還剩30秒時,A1在他的前場運球,B1將球拍到A隊的后場,A2隨即在后場控制球,B2將球從A隊后場拍出界,進攻計時鐘還剩8秒。A隊被準予了暫停。
解釋:
A隊主教練應決定在A隊前場擲球入界線處或該隊后場執行擲球入界。所有情況下,A隊應擁有8秒進攻時間。
29/50-62 舉例:
第2節比賽中,比賽計時鐘還剩25.2秒時,A隊獲得控制球。當進攻計時鐘還剩1秒時,A1投籃出手。球在空中進攻計時鐘信號響。球未觸及球籃,比賽計時鐘隨后走完了剩余的1.2秒并發出了結束該節的信號。
解釋:
不是進攻時間違例。在等待B隊可能獲得清晰的控制球時,裁判員沒有宣判違例。該節結束。
29/50-63 舉例:
第2節比賽中,比賽計時鐘還剩25.2秒時,A隊獲得控制球。當進攻計時鐘還剩1秒時,A1投籃出手。球在空中進攻計時鐘信號響。球未觸及球籃,裁判員宣判進攻時間違例,比賽計時鐘顯示剩余0.8秒。
解釋:
進攻時間違例。B隊應獲得擲球入界權,比賽計時鐘顯示0.8秒。
29/50-64 舉例:
第2節比賽中,比賽計時鐘還剩25.2秒時,A隊擁有控制球。比賽計時鐘顯示剩余1.2秒,A1持球在手時進攻計時鐘信號響。裁判員宣判違例,比賽計時鐘顯示0.8秒。
解釋:
這是一起進攻時間違例。應由B隊在最靠近比賽停止的地點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比賽計時鐘顯示1.2秒。
29/50-65 舉例:
第3節,A1在他的后場擁有擲球入界權。擲球入界隊員A1正持球,此時B1伸手超過界限平面。
解釋:
B1違例。A1再次擲球入界。A隊應擁有24秒進攻時間。
29/50-66 舉例:
第3節,A1在其前場擁有擲球入界權。擲球入界隊員A1正持球,此時B1伸手超過界限平面,進攻計時鐘顯示:
(a) 7秒。.
(b) 17秒。
解釋:
B1違例。A1再次擲球入界,A隊應擁有:
(a) 14秒,
(b) 17秒
進攻時間。